第二百三十七章 雪上加霜(1 / 2)

皇明天子 吾谁与归 2530 字 8天前

“代善所率六旗军,在老哈河附近开始分兵三路扎营,前军已至宁泉附近,我部已经晚了对方一天,若是在七月六日之前,我部无法赶至大黑山和黑山,那么敌人就比我们多一分先机。”

“孙传庭,你部任务,极其艰巨,大黑山和黑山,是宁泉出山之必经之途,若是我军处于被动,只能固守青龙关隘,十数万大军根本无法在狭小的关隘展开,而对方反而可以绕过青龙关,袭击我大安口和龙井关。”

袁可立手中一根长长的木条,在巨大的堪舆图上,不停的点着几处关隘。

此战大明皇帝御驾亲征,但是想要完全战而胜之,却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这场战役,说白了就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硬仗,唯有在大小黑山站稳,才有一线胜机。

朱由检看着堪舆图,他能够看得懂堪舆图上的所有标记,袁可立讲解部署任务,十分详细,他当然也听得懂。

朱由检举起手来,疑惑的问道:“朕有一个疑问,勇字营万余人为先锋,从三屯营出发,至青龙关,再至大小黑山,抢占有利地形,这条路朕初步算了下,三百七十五里的山路。”

“其中三屯营至青龙关一百五十余里,青龙关至大小黑山,将近二百二十里,这没错吧。”

“万岁的算学是极好的。”袁可立点头,计算的没有什么错误,直线距离虽然只有二百里,但是蜿蜒的山路,曲曲折折,就能够折出将近四百里路的路程。

“两天,不对,不对,是十三个时辰!”朱由检伸出手来仔细算了算,只有十三个时辰的赶路时间,朱由检不敢置信的说道:“十三个时辰,赶路二百二十里路,可能吗?”

从三屯营到青龙关要将近一天的时间,而剩下只有十三个时辰,要赶到二百二十里外的大小黑山,而且很有可能与敌部的先锋营撞上。

这个战略是极其冒险的。

“万岁,可以赶到。”孙传庭丝毫没有客气的回答道,信心满满,他对自己带出来的兵很有信心。

“勇字营一万军,虽然有数千骑卒,但是自青龙关至大小黑山皆为山路,马匹反而是行军的累赘,你确定可以吗?”朱由检眉头紧蹙的问道。

这不符合常理。

大宋的禁军一日行十里,大明的军队厉害些,一天也就是二十里路到三十里路,就是徐达和常遇春,洪武年间的出征,也是一日将近四十里。

卢象升的天雄军已经足够精锐了,但是从京师赶往陕西也用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一日三十里的行军速度。

这十三个时辰二百二十里的山路,这不是痴人说梦,是什么?

“可以。”孙传庭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打了包票。

跟万岁解释常态梯队行军,和急行军之间的区别,是一件很复杂的事,粮草辎重才是常态行军的难题,急行军最多三日口粮两口袋水,两条腿撒开脚丫子狂奔。

朱由检只好点头,笑着说道:“好吧。”

他是真的不懂行伍的事,但孙传庭既然说可以,朱由检自然无不信之理。

袁可立看出了场面有些尴尬,年轻的天子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发出了自己的疑问,而年轻的臣子觉得这种事无关紧要不必要解释,这就是让气氛显得十分的失和,袁可立历经四朝,人老成精,自然知道此时该怎么办。

“当初开平王常遇春,在洪武二年四月于通州,击溃了自开平府南下的元顺帝军队约八万余,当日,开平王率领将帅誓师,自通州长途奔袭开平府,用了正好两天的时间。”

“自通州至开平府六百里,两日就到了。”

袁可立讲的是旧事,但他其实亲身经历过另外一件事更能说明问题,那就是在万历四十六年,自三屯营出发的戚家军两万余人,从三屯营赶至沈阳,九百里路,三日就赶到了。

袁可立之所以不说,是因为这个例子,实在是离得太近了,此时的大明并没有如此强军,说很早以前的事,大家都有面子。

“原来如此。”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示意袁可立继续安排。

军事会议一直持续到了黄昏的时候,才濒临结束。

“以上,就是此次至平泉之前的部署,下面开始表决。”袁可立说完之后,开始了表决。所有的总兵以上的指挥官都将参与表决。

此言一出,除了知情的朱由检和袁可立以外,其余人都有些奇怪的看着大明太保,这表决之事,从未有过,一时间议论纷纷。

朱由检伸出手来,示意大家安静,他十分坦然的说道:“大家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有什么想说的就说什么,百无禁忌,只要是合理,就在会上提出,若是心理有想法,在这里不说,出了大帐的门儿,就不要有任何的抱怨,有任何的怨怼之言,军法论之。”

“臣有个想法。”孙传庭是个直来直去的性子,既然万岁都说了百无禁忌,他也不在藏着掖着,直接说道:“某以为,可以派骑卒从老坟阳坡出发,走龙头沟,过南山隘口,至大北沟,一旦接战,这支骑兵可直接从敌军后路杀出!”

“铧头沟深数丈,这条路哪里有那么好走的?”袁可立看着堪舆图摇头,他想过大迂回在敌人后军杀出,但是龙头沟和南山隘之间,有一条深约十丈余的深沟,这条沟很难走,别说骑卒了,连步战通过都需要费很大的劲儿。

孙传庭伸手拿出了一本奏疏,打开之后找了半天,说道:“腾骧右卫、武骧左卫配有三个工兵营,可以填沟造桥,也是可以过的。”

工兵营?

袁可立拿起了奏疏,看了半天,才挠了挠头,说道:“只要能过铧头沟,不失为一条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