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好了,就立马执行。
这是道路监或者说是大唐道路建设营运集团公司的优良传统,不用怀疑,这份传统来源于曾任职唐氏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王玄策。
有道是上行下效,老板永远是决定下属风格的最主要因素。
如果按照执行能力,对整个大唐的官方、非官方组织排一个顺序的话,大唐道路建设营运集团有限公司和唐老四的唐氏集团有限公司一定是第一序列。
当然,要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想法肯定不现实,一家公私合营的企业和一家私人企业能够有如此高效的执行效率,这决计离不开高昂的薪水。
两家公司经过一年的实战,已经成功按照九阶二十七级进行行政级别划分,并付给相应的薪资。最低的九阶三级待遇都堪比大唐正规小吏。
拿着这样的待遇,做领导的、做匠人人、做学徒的能不勠力同心?
更何况,尤其是在道建司担任中层干部职位之后,还给从九品官身,这可是大唐独一份。
所以,在第二天上午王玄策、长孙冲和杜构三人召集起所有中干召开了一场动员会之后,各个中干分别回到了自己所在的部门进行了会议精神宣导。
有人在会上讲:“各位同僚,这将是大唐第一座水泥钢筋桥,它必然记入史册!我们作为缔造这座桥的参与者,一定要勠力同心,与各部认真协调配合,早日完成大桥建设!”
也有人在会上讲:“各位,我很有幸与诸位一起工作,更有幸与大家一起创造一座堪称奇迹的大唐最长大桥!你们呢?是否愿意抱着一如既往的激情,投入到这奇迹里面来?”
还有人在会上讲:“各位,我们是这次大桥的基座建造组,我相信你们的技术和激情,我只有一个要求,安全推进施工进程,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
“”
没有人嘟嘟“你这是两个要求”!
没有人心颤“啊,我不敢做大唐从未有过的事儿!”
也没有人退缩“我们都干了一年了,这建设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心累啊!”
“”
取而代之的,是一口同声的发音:
“搞!搞!搞!”
“愿!愿!愿!”
“有!有!有!”
“”
这样的员工,这样的激情,根本不需要王玄策在第三天还搞什么形式主义,还开什么总动员。
一车车用水力人力混合制作的石子,一车车长安水泥生产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高强度水泥,从黄河里淘上来的河沙,从长孙家钢铁厂运来的各种型号的钢材开始在禹门口集结。
一个个身穿统一工作服,头带用竹子、软木编制而成的帽子忙碌劳作在禹门口工地上。
锄头、铁锹挥洒着工人们的汗液,不多时,一个个巨大的土坑开始形成。
木架、滑轮和竹篾编制而成的篮子准时就位,一篮篮泥土在滑轮、绳索、铁钩的趋势下从坑了被拉起。
“一二三、拉!”
“”
挖土的号子、拉绳的号子、搬运的号子
各种极具黄河西岸风格的号子此起彼伏。
穿着打扮和工人们没啥分别的道路监三个首脑人物走在工地上,都情不自禁跟着工人们哼了几句。
母亲黄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辛勤聪颖的汉家儿郎,更培养了汉家儿郎们勤劳的品德。
王玄策三人在工地上巡视不是为了检查有没有谁在偷懒取巧,而是想看看整个工地是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结果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中。
工地上每一个单项,都很有条理。
工地不远处已经修好的官道上右边是排成一排卸货的满载车辆,左边是卸货以后规程的马车。
工地以内,钢筋、水泥、石子、河沙有序堆放着。
再往里走,那是有序进行着的施工作业的施工队伍。
挖土的、拉绳的、转运的大家互相协作,又互不干扰。
没有人因为自己的活或许比别人的更辛苦而抱怨,工地上发出声音最多的是号子,其次便是班组负责人不断提示的“注意安全”!
当然,像王玄策、长孙冲和杜构三人一样联袂巡视施工现场的并不止一组人。
不少涉及部门的中干顶着四月中旬的那不算毒辣却能将人晒变颜色的太阳在工地上巡视。他们没有去干涉一线班组负责人的施工指挥,只是拿着手里的分布施工图纸寻找着施工难点。
当他们看到联袂出巡的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之时,无不准备上前打招呼。
却总是被王玄策一摇头而阻止。
工地不大,也不小。
王玄策三人一路走走停停,这里看看那里看看。
巡视完两遍之后,已经到了中午时分。
当下的道建司可没实行中午休息一个时辰睡午觉的制度。工人们的饭菜也是各个部门的厨子煮好之后送上来的。
菜品算不得丰厚,大多都是一份肉,一份蔬菜以及一个汤菜。
能让人吃饱!
这是王玄策三人在工地将就一顿之后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