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礼又一次坐镇新安,时刻关注着朱敬伦跟洋人的交涉。
“已经允许洋人去广州了,大人那边务必小心,可不要在广州出了乱子,要是死上几个洋人,香港这一万多英国軍队怕是就有理由动手了。”
朱敬伦向富礼叙述了跟英国人交涉的简单结果,接着又跟富礼商量土客械斗的问题。
“富兄放心,洋人这里我自会处理,倒是听说鹤山哪里天天都在械斗,天天都在死人,实在于心不忍。要不,在下派人去看看?看能不能劝说当地团勇罢兵息和。”
“哎呀,朱兄,你还是踏实盯着英夷吧,这些夷人更让人不放心。鹤山那里,我回信一封,请大人想其他办法。”
富礼这次来送信,就是希望朱敬伦能去处理土客械斗的问题,张千山实在是缺乏经验,根本压制不住土客两家的大规模械斗,还被七个县的县令联合告状,可是一到新安却发现,朱敬伦这里的麻烦更大,几万乡勇聚集,要跟洋人开战包围祖宗土地,几万百姓跟洋人的冲突,显然大过鹤山等县的械斗。
所以富礼反而劝说朱敬伦不要分心,专心留下处理洋务,处理好新安这里的情况,实在不行就把九龙割让了算了,反正那是朝廷割让的,跟总督大人无关,可如果老百姓跟洋人大打出手,最后洋人怪到朝廷头上,又要赔偿的话,朝廷会问罪的。
在富礼眼里就只有柏贵,柏贵的利益就是他的利益,这是他看问题的角度,只要朝廷不问罪柏贵,在他看来割地都无所谓。
“倒是你派去洋人地界那些人可靠得住?能劝那夷酋撤兵才真叫人安生啊。”
派陈芝廷去英国的情况,朱敬伦也早就给柏贵说过,有一百多个商人子弟随团呢,不可能瞒住人的,对这个使团的使命解释是,第一是去美国安抚虎门要塞击沉美国軍舰上的士兵家属,第二就是去英国向英国女王当面论理,力争将洋人在广東的恶劣行为报知英国女王,相信英国女王一旦了解到他们的商人和军队在遥远的中国有多么坏的话,肯定会反思的,如果英国女王能够保证永不占据广東一寸土地,那就更好了。
朱敬伦的这种解释如同天方夜谭,可这个时代的人就信这个,叶名琛几年前被俘后,被英国人押往印度,他以为是去英国,做好了跟英国女王论理的准备,打算狠狠用仁义训斥一下这个番邦小国,用他的仁义道德让对方折服,让对方悔过。
这些读四书五经和古代经典的读书人,在历史奠基中就学到了这些,古代那些圣贤就用史书告诉他们大义无所不能,只要掌握了大义,就能以理服人,可圣贤生活的年代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的人本身就有种极为淳朴的道义观,错了就是错了,蔺相如斥责秦昭襄王,昭襄王不会发怒,孔子斥责齐王,齐王也只能敬服,只要对方能揭露出自己的不义来,他们会承认。
西方世界按照这些读书人的观念,早都礼崩乐坏,或者是从来就没有礼乐诗书的蛮国,那些春秋大义一定能让他们折服,让他们反思和自省。
所以朱敬伦不信,柏贵相信,换句话说就算他不信,抱着试试的态度,也无所谓,根本不会在乎朱敬伦派去美国道歉的使团,再去跟英国人交涉交涉的。
柏贵第一关心的是皇帝的情况,皇帝才是这些文人心中最重要的,甚至比广東千万百姓的生死荣辱还要重要,柏贵第二关心的是,广東能不能安安稳稳的跟洋人和平共处,而不要在国家目前艰难的局势下,再次引发夷变。
柏贵的心理富礼摸的是十分清楚,所以朱敬伦说完,他也觉得很重要,要立刻去给柏贵写信让柏贵注意洋人到广州后的安全问题。
打发了富礼后,朱敬伦继续安排军务,土客械斗的事情就先放到一边,虽然土客械斗死灰复燃,但目前主要集中在鹤山县的云乡一带,哪里山林密布,得打好一阵子呢,倒是新安这里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变故。
新安最重要的地方当然是赤湾港,不过赤湾港左右海岬山岗上的炮台已经修建完成,两道海岬一左一右如同怀抱一样将赤湾港环抱着的,英国人不太可能选择从这里发起进攻,更何况这里关乎着十几个国家的贸易,英国商人更是占了大头,英国人不可能不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