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1 / 2)

夜静悄悄的, 进宫这么些年,张宝珠从未遇过这么寂静的夜晚。冷风袭来, 天空从上至下悠悠荡荡飘下细密的小雪。

张宝珠仰着脖子, 伸手接住,冰冰凉凉的雪躺在她手心, 不等她看清它的形状, 很快又化了。

张宝珠像个顽皮的孩子, 不死心又伸手去接。

耳边传来一声轻轻地叹息, 张宝珠的好心情戛然而止。

她头也不回, 幽幽地道, “我没得选择了,对吧?”

春玉不答反问, “姐姐,如果皇上没有被金人掳走, 我的孩子真的就能成为储君吗?”

这个孩子是两个人共同的期望,但无论张家还是顾家其实都帮不了他。如日中天的太后党,狠辣无情的卫党, 如疯狗咬人的信王党,每一个都极难对付。

张宝珠神色一顿。

春玉抚着肚子, 戚戚然,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 皇上被掳,我反而松了一口气。”

张宝珠终于忍不住回头,脸上隐隐带了几分薄怒, “你说什么?”

皇上是她们的夫君,她怎能如此大逆不道。

春玉却好似没被她的冷脸吓住,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自打进了宫,我早就那些忠君忠夫的思想丢弃。其实你不应该再念着皇上。如果不是他当初一意孤行选秀女,你嫁给我四哥,现在早就儿女成群,顺心和美过完这一生了。”

张宝珠定定地看着她,又飞快低下头,“我进宫喝皇上没有关系。我是被信王府的人害的。”

春玉冷嗤,“信王是凶手,皇上就是帮凶。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张宝珠转过头,“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多想无益。”

春玉没揪住不放,跟着附和,“是啊。有了这个孩子,咱们都要努力为他拼搏。但是你亲生的孩子,皇上尚且不能封他为太子。我一个贫家女出身的妃子,生下的孩子就更不能了。后宫佳丽三千,皇上还这样年轻,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子嗣。只靠我们如何能推他上位。反而宁王登基,金口玉言许诺我们,只要我生下了皇子,他就立我儿子为储君。不用我勾心斗角,也不用我日防夜防,就这么答应了。如此难得的机会,姐姐为何不愿帮一把呢?”

张宝珠词辞穷了。照春玉这么一说,的确省了她们很多事,她们也确实不用提心吊胆,担心太后再把孩子夺过去,也不用担心贵妃看孩子不顺眼,就把孩子害死。

只是感情的事不是这么算的。

“你对皇上从未生情。当然能算得清清楚楚,可我毕竟是皇上的结发妻子。皇上从未负我……”

“所以你这辈子都要为他守身如玉。还不够吗?”春玉抬手打断她的话。

张宝珠愣住。守寡?

“他被金人抓住,不是我们害的。你站出来宣读圣旨反而是给他颜面。现在外面的百姓哪个不骂他是无道昏君。纵使他一开始不能理解,时日久了总会明白。若他有一天,能够回来,我会陪你一起跪在他面前,请求他的原谅!”春玉抿着嘴,滑下塌,跪在她面前。

张宝珠哪能让她跪,赶紧下榻扶她胳膊,“快起来,你还大着肚子呢,仔细动了胎气。”

春玉不肯起来,“姐姐若是不答应妹妹,妹妹就不起来。”

张宝珠眼底满是无措,这……她视线落到春玉高耸的肚子上,咬了咬牙,“好。我答应你。快点起来。”

春玉顺着她的力道站起来,破涕为笑,“还是姐姐心疼我。”

张宝珠苦笑,“若不是为了我,你也不会赔上你的一辈子。说到底,这个孩子,你是为了我怀的。”

春玉二十五就能出宫,而她却因为自私强留她在宫里。

春玉摇头,“不关姐姐的事。是我自己心甘情愿的。”张宝珠救过她的命,要不然她早死了。欠她的总归要还的,再说了,亲生儿子是皇上,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她自然心动。

张宝珠握住她的手,扶她到塌上坐下,“皇上要恨就恨吧。总得有所取舍。”

如果舍了皇上,能换来孩子的未来和家族的荣耀,皇上的恨意她承受也就承受了吧。

翌日清晨,小雪停了,给干冷的地面留下浅浅一层湿意。

朝臣们天不亮就在大庆殿等候。

宁王在太监尖细的嗓音下缓缓驶入大殿,他依旧站在台阶上,未曾进一步,“昨天我们商量迎回皇上,太后和贵妃。三十万两白银已经筹到十一万七千两,还剩下十八万三千两。咱们接着讨论。”

朝臣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接话。

昨日要迎回皇上的是他们,宁王完全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但他的心意大家心知肚明。如果他们执意要迎回皇上,岂不是要跟他对着干,等他登上帝位,是不是要跟他们算账?

想通这一茬的朝臣们纷纷打了个寒颤。

昨天还信誓旦旦的朝臣们此时全成了锯嘴的葫芦。

宁王挑了挑眉,心里冷笑连连。还以为他那好侄儿当了十三年的皇帝,能有一个忠心的臣子呢。没想到全是道貌岸然的奸臣。

主战派的武将似乎察觉到文官们的退意,天生就不懂得弯弯绕的他们直接讽刺开了,“说什么忠于皇上,最后还不是舍不得银子?”

“就是!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关键时候溜得比兔子还快。”

文官们很想骂回去,但到底不敢得罪宁王,只能装作没听懂。

宁王欣赏够了他们的脸色,终于说了句公道话,“每年都上贡三十万两白银,别说咱们现在拿不出,就是能拿出,也不能惯金人这个脾气。皇上是我亲侄,最是体谅百姓,若是知道咱们为了救他,就置万民于不顾,他恐怕寝食难安。”

众位臣民面面相觑,宁王殿下一个武人,居然也会讽刺人?可再仔细一瞧,宁王脸上满是真诚,一点都不似作假。

仔细一想,该不是宁王殿下就是这样想的,所以认为皇上也是贤能人吧?

似乎只有这样,才合乎常理。

就在这时,太监来报,“皇后娘娘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