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九章 科林伍德的求援(2 / 2)

主宰江山 汉风雄烈 3998 字 23天前

第一狭水道的布置,纳尔逊是十分清楚的。所以他根本不认为中国人能突破了格雷克,因为便是他亲自指挥舰队,也没有信心突破那道防线。但现在科林伍德却告诉他,中国人的先头舰队已经冲出了第一狭水道,格雷克更是被中国人的陆战力量配合着海军战舰给团团包围了。

上帝,怎么会这样?之前被中国人的小舰队吸引走的舰群都还没有‘回家’的啊。这边,中国人就已经打通了第一狭水道?

当然,科林伍德没有被包围在格雷克,他是海军战将,当一颗颗到了时间的水雷把木排、暗桩,乃至拦截网都炸得乱七八糟的时候,当一艘艘中国战舰出现在第一狭水道内的时候,当格雷克以西的两处岸防阵地被中国人从陆地上偷袭攻破的时候,科林伍德毫无畏惧的走上了军舰,指挥着手中依旧兵力不弱的守备舰队牢牢堵住了第一狭水道的东入口。

现如今的海军战舰的火炮可不是准头一般的滑膛炮了,六角炮的准确度在1000米内还是很有把握的,中国舰队就算破开了木排暗桩和拦截网,从狭水道内出来也是以寡敌众,注定是要吃大亏的。

第一狭水道的整体形状是一个斧头,它的东端北向的位置是一个半圆形的小凹陷,欧洲舰队集结的舰船很大程度上就都留在这个凹陷水域里,可现在这块凹陷的区域属于中国的了。

欧洲的战舰都是风帆战舰,风帆战舰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很难在无风或是逆风的情况下,对敌人发起进攻。麦哲伦海峡内不存在无风的情况,但对于格雷克的欧洲舰队来说,却始终是处在逆风状态下的。

一个有利的地势——东端凹陷区域,一个小海湾,对于格雷克欧洲战舰的火力发挥十分重要,但是现在这儿属于中国了。

中方的舰队舰船上携带的有大量的陆战兵力,他们既可以从陆地上包围了格雷克,还偷袭了格雷克的炮兵阵地,也可以从狭水道的北岸登陆,拖拽着一门门沉重的六角炮艰苦跋涉一二十里地,在水道的北岸建立起掩护阵地。

反正,欧洲人的局势在中方狭水道北岸的掩护阵地于夜间建立起来之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着失败的深渊滑落了。

格雷克还没有被攻陷,中国人陆战队缺乏重武器,而中国舰队虽然有着无数门大炮,却很难一时间把大炮送到格雷克外围的陆战部队手中。就算是那个距离格雷克最近的岸防阵地,与格雷克之间的直线距离也有四公里远,而中间更是有着大片的山丘冰原,陆地上根本就极难通行。

所以格雷克的局面暂时还稳定的住,可是靠近北岸的战斗,局面是对欧洲舰队越来越不利了。

欧洲人在水道的北岸本身就没什么防护,那个地带平谈无奇,无险可守。同时海岸线周边还多暗礁和浅滩,不适合舰船停泊。所以陈汉陆战部队登陆北岸后,完全没有遇到丝毫的阻碍,他们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陆路运输的困难。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中国人在随后的日子里,会把越来越多的大炮聚集在北岸的。

纳尔逊接到的急报就告知了他如此的情况。这场战斗的重点似乎并不是他预想的海战,而是在陆地上的战斗。

第一狭水道北岸多有暗礁和浅滩,不适合船只靠近,并且地势低平,无险可守。而格雷克却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港湾,在之前的二三百年里,这儿都是麦哲伦海峡东端的重要港口,一个小规模的港口。现成的格雷克摆在那儿呢,科林伍德没有经过太多思考,就把地点定在了格雷克,而不是荒凉的北岸。

在任何人看来,北岸都没有半点的军事价值。可是中国人却突然的将大炮架到了海面上!

是的,一夜之间大海上就多出了六个浮动炮台一样的怪物。它们各自向海面延伸出了一二百米不等,有着厚厚的装甲,炮弹打上去一点用都没有,其中两个还能借助礁石的掩护,这对于海湾区域内的欧洲战舰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并且这种怪物一样的浮动炮台在以‘六’为倍数的迅速增加,当第三天夜里这种炮台数量增加到十八个的时候,科林伍德终于丧失了该地的控制权。欧洲舰队在次日的天亮之后,大批量的从第一狭水道东端的小海湾中撤离,只剩下最东端的边缘地区还把握在科林伍德的手中。

而同时间第一狭水道的正面,中国人也开始增大攻势,至少他们对格雷克的压力是与日俱增,科林伍德只能向纳尔逊求救了。

他现在已经无法挽回格雷克的战局了。再迟缓几天,就算马岛的大批军舰赶来了格雷克,也会无济于事的。甚至于纳尔逊怀疑,这封求援信送到自己手上的时候,也就是现在,中国人已经把第一狭水道打下来了。

纳尔逊头疼了,马岛南大西洋舰队总部的头头脑脑都头疼了。

中方的这种进攻方式真的是见鬼了。

那种可以跟六角炮硬钢的浮动炮台是什么鬼?它们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吃水又很浅,装甲还厚的连六角炮都打不动,中国人什么时候搞出了这种古怪的武器?

在场的将军都是欧洲海军的精华,他们每一个都经历过海战的严酷考验,但此刻他们的大脑全都在发出红色的警报声,在告诉他们自己的‘内存’不够用了。

任在场的这些海军精英们绞尽脑汁,他们都想不出那么bt的浮动炮台,必然十分的沉重。中国人是怎么在短短时间里就把它‘飞’过了一二十里的旱路,成功的被放置在北岸水域去的?

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叫浮动码头……

不知道第一狭水道的北岸虽然到处都是浅滩和暗礁,却也足够大舢板船来往,有了铁木结构的浮动码头,大批的物质就能够以一个远超没有浮动码头的速度运输上岸。而且大舰队运载的还有不少的马匹,大马车也可以很快的组装起来,只要做到零件标准化。

有了马车,陆路上的运输力就再度提升了一个档次。而还是零件标准化,一个个内衬软木,外包铁板的空心箱子在螺丝的连接下也就可以形成了,链接缝隙处他们甚至还有余力用融化开的铅锌给封死了。如此一个个空心铁木箱子被木滑道送进大海里之后,十个八个连在一块,在用原木等加固,那就是一个浮动炮台的根基。而至于火炮的后坐力,那一律以圆轨来解决,在一百年前的欧洲,船艏炮/旋转炮技术就开始普及使用了。

而火炮的外侧再用炮塔式的铁木壳一罩,一座浮动炮台就新鲜出炉了。为了抵抗风浪,再加上几个大铁锚,或者说间隔不远的炮台用铁链锁起来,就是再大的风浪也不至于把它们冲走。欧洲人的木头军舰怎么来跟这些穿着一层铁衣的家伙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