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计划(2 / 2)

“臣明白,不知陛下准备何时动兵!”江璆回答道。

“当下形势尚不明朗,还需谨慎行事,不宜调动大军。待五月之后江水暴涨,上游水流川急,船只逆水行舟困难,也不宜动兵。朕计划在九月深秋之时,降水减少,但江水充沛之时,亲领大军征西,收复重庆,重构防线。但要开始着手准备,对上游展开侦察!”赵昺言道。

“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勿动辄亲征,万一遭遇不测,将招致大乱。还是挑选良将征伐为上,陛下只需运筹帷幄就好!”陆秀夫听罢劝道。

“朕听闻凌霄城上尚有我军将士仍在固守城池,坚持了三十余载,想他们是何等的英勇,朕怎能因为贪生怕死,藏身于深宫之中!”赵昺摆摆手言道。

“凌霄城仍在我军手中?!这怎么可能!”文天祥听罢忽的站起身,却难以相信地道,“独守孤城,外援断绝,音讯皆无,周围又强敌环伺,他们若是尚存,真可谓神迹!”

“这个消息已经很长时间了,但当下我们无从考证,朕希望是真的,也希望亲眼看看这些将士们,对他们道声谢!”赵昺言道。

“凌霄城若在,我朝大可以出援为名重新收复重庆各城,且也必会提振军民士气,坚定必胜信心!”应节严也十分感慨地言道。

“西征之事不仅是收复重庆,重构防线,也是要让我大宋军民明白,即便他们深陷重围,只要一息尚存你,我们便不会放弃自己的子民,抛弃忠勇的将士们!”赵昺长出口气道,如此一来此事算是得以解决了。

眼看也到了午膳时间,赵昺宣布暂时散朝,休息片刻,待午后再议。不过用膳之事,大家又是对小皇帝一顿劝谏。对于小皇帝热衷于亲自统兵出征,他们是多有不满,传统的中原皇帝很不同,由于顾虑到王朝的安全,皇帝一般是不能冒险到战场前线去的,万一遭遇不测便是举国大乱。

在琼州时每逢大战,小皇帝必领军迎敌,都是独当一面。如果说彼时由于形势所迫,行朝缺兵少将的不得已之法。可现在大宋朝朝中猛将数千,将兵五十万,哪里需要他亲征,但小皇帝却脾性不改,依然领兵涉险。其所为就不想历朝历代的中原皇帝,就是像汉光武帝与唐太宗,他们称帝后也就是命将征伐,亲自上阵的情况很少,倒很像匈奴单于或是蒙古可汗。

此前大家也都多次劝谏,严厉的批评过小皇帝这种极为不负责任的行为,过后依然如故,并主导了收复江南之役。要知道陛下是刚刚大婚,尚未有子嗣,而其他兄弟非死即亡,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连个替班的都没有。此外大家都清楚小皇帝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并不符合他们心目中的仁君形象。可大家也知小皇帝仍是难得的明主,大宋的救星,也只有其能够完成中兴大业,无人可以代替。

赵昺对众人的劝谏倒是十分淡然,他对于战争已经有了另外的体悟,过去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而后是为了守住自己的立足之地,现在则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现在既然已经走上了争霸成王之路,何不在史书上留下辉煌的一页。而他也喜欢上战场上那种兄弟生死情义,胜利带来的满足和兴奋。至于这些人苦口婆心的劝说,自可当做他们对自己的关爱,说明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已经获得了承认。

午后集议继续,几位执宰对各自分管的事项进行汇报,赵昺又详细询问了科举的准备工作,考生的安置及报考各科的人数,及遴选的考官情况。随后又问及春耕及播种,和利用冬闲对灌渠等水利设施的修葺、疏通情况。然后,赵昺又给两位新任参知政事分配工作,江璆领导兵部和吏部完成对琼州军改后遗留的有关军功体系、官职体系制度制度的制定;王应麟主管俢敕局,会同礼部和刑部及大理寺尽快完成俢敕的前期准备。

接下来,赵昺再提共商国是一事,并设定大宋远期和近期发展目标。其中主要有:驱逐鞑虏,恢复中原,仍然是当前主要任务;其次通过俢敕确定国家政治制度、政府构架,修订《大宋律典》;再有完善当前的土地制度,税赋制度和兵役制度;此外鼓励发展工商业,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以使税源多元化,从而减少对农业的依赖,改善民生状况。

在军事方面,赵昺建议进一步完善军事制度,加快构建以禁军为主体、州军为辅、乡兵为补充的武装体系;加快军工建设,加大对新式武器的研制力度,以满足战争和战备及训练对武器的需要;此外对军队的训练要常抓不懈,尽快熟练掌握新兵器和新战法。同时要强化军纪,以打造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忠君爱民的仁义之师为目标。

赵昺宣讲完毕后,命两府会同各部官员尽快研讨,提出建议,制定相应的计划。同时要求战争即将到来,各部要全力以赴为此服务,若是有人懈怠,必加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