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大变局(求订阅!)(2 / 2)

虽然最后失去了上海并随即丢失了南京,但也使得日军在华北,华中上千公里的战线上陷入消耗战,而国民政府趁机完成了企业和国家机关的转移。

为阻止日军西犯,国共双方联合组织了太原会战。此会战以阎锡山为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从一九三七年八月开始至十一月结束。此次会战有效的呼应了淞沪会战,日军伤亡近3万人,消耗了日军的作战力量,阻击了日军沿平汉南下作战的计划。

为了阻止日军华北军沿津浦铁路南下和华中日军会合,国民政府由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组织了徐州会战。此会战国民政府调集了60万的兵力,在台儿庄取得大捷,又一次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此次会战历时4个月,为刚刚迁都至重庆的国民政府组织武汉地区的防御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通过数次会战,国民政府初步实现了以空间换时间战略目标,而日军因为战线太长,兵力分散,战略物资严重消耗,被迫改变对华策略。实行以拉拢分化国民政府内部汪精卫等亲日派,建立伪政权为主,兵力进攻为辅的对华战略。

第四步是最后一步,也是老蒋一直以来坚持的从来都没有动摇过的一步,这一步就是积极寻求国际帮助,加入反法西斯战争同盟获得大国支持。

老蒋的政治眼光高明就高明到这里,他很清楚日本虽然在亚洲是数一数二的大国,但是放到国际上也不过是一个二流国家,与真正的大国比起来日本还差得远,作为既得利益者,美英法等国是不希望日本崛起的,因此日本在崛起的过程中是必要与这几个国家发生冲突,所以很早以前老蒋就打算抱大腿了。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就很明确的主张要和英国、美国、苏联结成统一战线并主要期望联美抗战。在日军挑起中日事端后,国民政府依照《九国公约》多次上告国联,期望西方大国出面调停局势。

不管是九一八事变后的国联调停还是之后的各国介入,督促中日和谈,这都是老蒋希望西方大国介入积极寻求国际帮助的有力证明。

然而令国民政府沮丧的是。英美法等大国虽然和德日意等有尖刻的矛盾。但为了缓和本国的内部危机,以及期望靠德日意来压制苏联的构想都采取了绥靖政策。英国甚至和日本签订了《中国海关协定》,将中国在日占区的海关移交给日本。而此时美国同时和中日维持友好的贸易关系,同时明里暗里支持纵容日本侵华。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打响之后,德国在欧洲所向无敌的表现才刺激到了美国人。美国人看得出来,现在仅英国依靠英吉利海峡顽强抵抗,其结果很可能是以失败而告终。

这使得美国认为自身的利益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抵制法西斯国家在全球的扩张,美国参、众两院政治试图寻找应对的办法,而对中国政府示好便是其中手段之一。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人民在长达年多的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在日军刚刚入侵中国的时候,没有那个国家看好中国,包括一部分国人,认为中国如果不向日本臣服的话,亡国指日可待。事实上日本政府也是这样想的,甚至于狂妄的喊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

但是结果却是中国人撑了下来,用数以百万人的鲜血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让其露出了虚弱的本质,也让中国赢得了欧美国家的认可,因此围绕着长沙会战,一场大变局正在形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