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南巡(一)三合一章节(1 / 2)

接过小厮的活, 曹祤上前扶住曹玺,曹玺见到曹祤疑惑道:“这么冷的天, 不早些歇着?跑到这里干什么?”

曹祤一边将人搀着慢慢往屋中走,一边道:“正是年节,师兄也没有布置很多功课,白天睡了不少时辰, 一点都不困。”

“早上想起您的病总是在这种天气发作,便想来看看, 结果管家说您出去了,于是我就来这等着, 一等就等到现在了。”

屋中火盆早就烧上了,曹玺进屋后已经感觉好些, 又听见曹祤这么说, 不由得一笑道。

“还在长身体呢,早些休息好, 上次你师兄教的按摩手法很好,用过之后,这顽疾发作的倒没有之前频繁了, 可见你师兄啊, 是有真本事的。”

曹祤忙倒了杯热茶给曹玺:“可不是吗,师兄说我经验太少, 还不能独当一面, 便事事替我想着。”

“这跟咱们家不是很像吗,由您老人家坐镇, 便无人敢惹。”

曹祤这话明面上是捧着曹玺,但是也是在暗示曹玺,曹家现在还不能离开他,所以他得好好保重自己。

曹玺心下苦笑,这孩子去菩提寺学了几年,什么说事情都喜欢拐弯抹角。

于是也学着他的说话方式道:“你总要学会自己长大,你师兄年纪也大了,不可能帮你一辈子的。”

曹祤一听毫不犹豫的看着曹玺接话道:“年纪哪里大了,好好养着,不要太劳累,吃点药膳补一补,肯定是要长命百岁的,还能帮我几十年呢。”

“而且比起您,我师兄可会照顾自己了,您看看您这么冷的天,还天天出去,晚上也睡不了几个时辰,还不肯好好养着。”

“明天我就给阿玛和二叔写信,让他们回来亲自盯着您!要我看,您就是在家好好休息几天,这江南也乱不起来!”

曹祤知道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相处,所以自从学会写字以来,对于自己名义上的阿玛额娘,他是隔一段时间就去一封信。

信中会说说曹家发生的事情,曹玺夫妇的身体,自己学了一些什么以及一些药膳补方。

本来对曹祤还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的曹寅夫妻,被曹祤这么一搞,时间长了之后,就真当自己有个儿子在江宁养着了。

尤其是曹寅,从小跟在康熙身边,不能侍奉父母,看曹祤这么孝顺,更是欢喜不已,觉得接曹祤回家的事情果然没有做错。

时不时的回信不说,什么东西有养在身边的曹颙一份,就必然不会忘了在江宁的曹祤,有时候回江宁也待曹祤十分亲近。

康熙从周嬷嬷处得知曹祤给曹寅写信之后,找人悄悄的将他的信件抄录,看到曹祤写的一些东西,还有孝敬给曹寅的药方。

他就忍不住一阵黑脸,每次看完信就对曹寅释放冷气,弄的曹寅还特地去问过梁九功,问自己是不是做错什么惹到陛下了。

梁九功自然不敢多说什么,一笑而过,后来曹寅发现康熙每个月都有那么一两天这样之后,也就习惯了。

曹祤知道自己祖父每次生病,不到真的挺不住的时候,不会找大夫,也不会告诉曹寅他们,所以才有写信告诉曹寅一说。

曹玺对曹祤不依不饶也是有些头疼,不过也明白曹祤这是在担心他的身体,想起最近确实身体大不如前,他的态度也就软了下来,明白曹祤说的有道理。

曹家现在看似风光无比,其实都是靠他和孙氏撑起来的,曹寅虽说是皇上亲信,但到底年轻,皇上没有将他外放,所以官职并不高。

若是这时候他出了什么事情,曹家怕是经不起打击,反正这些日子该处理的一些事情,也处理的差不多了,既然自己孙子担心,那就在家好好休息休息。

而且曹祤有句话说的很对,这江南啊又不是离了他就会乱。

曹玺好笑的点点头道:“好,听你的,明儿个就在家好好养着。”曹祤狐疑的望着曹玺,这么爽快?他可是准备这两天打持久战来着!

看曹玺没有开玩笑的意思,曹祤道:“我会亲自来监督的,还有刚才我给您把了下脉,有些风寒的症状,不想吃药的话,最近就天天吃药膳……”

趁着曹玺说话的时候,曹祤已经给他把过脉了,除了之前的一些老毛病还有些风寒入体的症状,不过并不是很严重,好好休息一下就没什么大碍。

曹祤很庆幸早上多问了管家几句,要是等真染上风寒了,那事情就大了,一场高烧人都要虚弱很久,曹玺这个年纪养不养的回来,都很难说。

被一个小辈置疑,曹玺也是无奈,继续道:“事情本来就处理的差不多了,不过药膳的话,没必要吧,我最近好好休息一下就行了,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

曹玺想想自家厨子做的那药膳的味道,真的是还不如药呢!

曹祤只想呵呵,祖父原来你也知道厨房做的药膳难吃啊,那小时候还让我吃了一两年!

而且你自己清楚自己的身体,还上赶糟蹋,真是棒棒的呢,最后在曹祤的坚持下,曹玺勉强答应下来吃几天。

第二天一早,曹祤巴巴跑到厨房盯着厨子做了药膳,然后亲自给曹玺端了过去,并且看着他吃完。

曹孙氏本来就担心曹玺的身体,奈何劝过几次,曹玺都不当回事,如今见曹祤能治住曹玺,于是配合的不得了。

如此小心翼翼的给曹玺养了些日子,曹玺的精神才见好,还长胖了些,曹祤这才放心下来。

太子那天听到了康熙的话之后,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知道康熙不想让他知道这些事情。

于是开始悄悄的调查,并且好几次趁着康熙心情好的时候开口,想让康熙南巡的时候也带上他。

太子懂事之后,在康熙那的印象一直都是十分稳重的,也很少说主动开口要些东西。

这次他开口想要加入南巡,让康熙很惊讶,笑着感叹跟梁九功感叹说太子到底还是孩子,尽想着往外跑。

不过胤礽年龄太小,这次南巡康熙还另有些打算,不能让他跟着冒险。

于是告诉胤礽,下次一定带着他,两人这一来二去的,关系倒是更加亲近了些。

南巡前,康熙为了安慰胤礽,还让梁九功往毓庆宫送了好些东西。

梁九功天天跟着康熙,自是明白康熙的心思,这是觉得太子难得开口,还被驳回了,怕太子心情不好。

但他看看这些各地送来的皇上自己都还没舍得用的贡品,有些哭笑不得。

皇上诶,这太子很少开口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您把最好的,都送去给他了吗?

收到了康熙的赏赐,知道自家皇阿玛心意已决,太子也就不在纠结不能去南巡的事了。

这时候他倒想起,趁着康熙不在,当年的事情查起来也会更方便些。

就在两人各有心思的时候,南巡的日子到了。

康熙于九月初启程,经过河间、献县、阜城、德州、等地,终于在十月三十一日抵达江宁。

码头通往江宁织造府的路,是年后重新修的,全部都用大的石砖铺好,就是为了方便马车通过。

曹家也在康熙到达之前,被御前侍卫团团围住,还有专门教导礼仪的嬷嬷来到后院,不过因为曹孙氏的身份,这嬷嬷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

两江总督于成龙和曹玺带着江宁上品级的官员,提前几个时辰就在码头上恭候,百姓们也是乌压压站了一片,想看看皇上的样子。

曹祤一早便被孙氏,周嬷嬷挖起来,换上了一身蓝色圆领袍,腰系着同色卷云带,显得温润如玉,卖相是相当不错。

这几人都清楚康熙肯定会召见曹祤,不过这事又不能跟曹祤明说,于是只是告诉曹祤,让他做好见驾的准备。

曹祤自然是清楚康熙会召见自己,于是对于几人的折腾,也是相当的配合。

康熙自启程之后,先后几次不顾大臣劝阻,亲自前往黄河河岸视察河道工程。

并且重提朝廷开设粥厂,但各经管官员视为虚文一事,借此下令,查抄了一批之前早就调查好的贪官,一时间惹得接驾的官员们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

而途中大多数接驾官员,都为康熙征召富商别院作为下榻之所,力求让康熙住的舒适,开心。

但这举动也惹得康熙甚是不快,脸色一连阴沉了好几天,直到快到江宁的时候心情才明显好转。

康熙远远的望见码头上的一批官员,问身旁的曹寅:“领头的就是两江总督于成龙吧?”

曹寅也跟着康熙的视线看了几眼,点头道:“正是于大人,旁边还有奴才的阿玛。”

康熙点点头继续道:“朕在京城就有耳闻,说是这于成龙清正廉洁,是个难得的好官,在百姓中风评也甚好,你怎么看?”

曹寅想了想自己之前与这位于大人仅有的几次接触,道:“奴才与于大人接触不多,不过这位大人所奏的事情,倒都是一心为民。”

“这倒是,朕听说这次水灾,他和你阿玛还借着朕南巡敲了那群富商,官员一笔。”

康熙看到暗探提供的消息,就觉得这于成龙和曹玺,还有那菩提寺的方丈真是胆子够大的,连他都敢拿来做筏子。

曹寅虽听出康熙没有责怪的意思,但是还是跪下请罪道:“请皇上恕罪!”

康熙不在意的挥挥手:“又不是你干的,你请什么罪啊,何况这笔银子也算是用到地方了。”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一事于是交代道:“晚些时候,你去问问你父亲和于成龙,一起拟个章程出来,以后让各个地方可以学习一下。”

“遵旨。”听到康熙将此事揭过,曹寅放下心,觉得自己这才一定要提醒父亲行事小心,看皇上对江南了如指掌的样子,应该是放了不少的探子在江南。

随着船离码头越来越近,康熙也看清了码头上的人影,仔细看了一阵感叹道:“曹爱卿,比以前老了不少。”

曹寅也是颇为感慨,他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父亲了,不觉间,有些泪积聚在眼眶中。

“家中写信说,前些日子阿玛小病了一场,所以看着要比之前精神差些。”

听到曹寅说曹家的信件时,康熙的表情僵了僵,然后才恢复正常道:“老太君朕也是很久没见了,不知身子可还好?”

曹寅道:“多谢皇上关心,母亲身子很好,又有几个孙子孙女承欢膝下,日子很是舒服。”

康熙眯起眼睛:“养在老太君身边的,想必都是教养极好,等到了地方,你便安排着和那些勋贵之子一同过来让朕见见。”

曹寅早就猜到这么一出,也不惊讶,低头谢恩,还能阻止人家亲爹见儿子不成。

两人说话间,船已经靠岸,前来迎驾的各级官员和百姓跪了一地:“恭迎皇上,皇上圣安!”

康熙便带着曹寅,高士奇,等人走下船,一旁的车架是早以备好的。

康熙一边走,一边向于成龙等人询问江南此次水灾的后续处理。

于成龙早有准备,将这些日子的赈灾情况一一道来,还重点说了一下菩提寺联合各大寺庙施粥的事情。

曹府虽说没有大兴土木的建造园子,但在格局上也是大动了,毕竟以前正堂太小。

总不能让来请安的官员们在院子待着吧,于是曹家将之前的两个小偏厅全部打通,合成了一间。

曹孙氏按照品级大妆了,并着家里几个小辈在织造府门前迎驾,连好久没有出门的姚佳氏也跟在一旁。

康熙下马车的时候,见众人正要跪下,忙上前一把扶住曹孙氏,不让她跪下道:“老太君不必多礼!”

曹孙氏见康熙还记挂着她,激动到不行忙道:“谢皇上!”

众人见礼完,康熙就带人去了曹玺安排的院子,对于曹家没有太过奢侈的知情识趣,他非常满意。

由于官员众多,又有一些事情禀报,康熙并没有在人群中寻找曹祤的机会。

直到于成龙带着大批官员离开,这才装作不经意的回了几次头,发现了跟在人群最后面的曹祤。

直到这时候康熙才惊讶的发现曹祤的长相不随他,也不随赫舍里,倒是有些像赫舍里的祖父索尼。

不过他也因此彻底放下心来,不用怕以后有人用曹祤的长相大做文章。

勋贵家的年轻子弟们已经在正院中恭候多时,见皇上进来忙跪地请安。

曹寅进门时就交代了,让曹顺和曹祤也加入了请安的行列,此时正在一行人的最后。

曹祤看到康熙后,觉得康熙的气势更加的内敛,已经达到不说话,就让人很有压力的地步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上位者气息?

不过他这时也不敢大动作的抬头仔细看,跟着众人一起老老实实的跪着。

听到康熙叫起之后,一行人才站起身,康熙笑容温和的挑了几个看着比较出挑的问话,基本上都是一些学业上的问题。

当然回答出来的,康熙自然也会有赏赐,回答不上来的,则会鼓励几句。

被挑中的人都格外的兴奋,没有被挑中的也是一脸的期盼,曹祤觉得这就跟明星见面会似的,那几个被挑中的都激动的快晕倒了。

最后,康熙似乎不经意的看向后排的曹祤,明知故问道:“你是哪家的?”

曹祤也配合着露出一丝被点名的激动之色,出列道:“回皇上,奴才是御前侍卫曹寅之子曹祤。”

康熙听见曹祤自称奴才,眉头微微皱了一下,觉得曹家抬旗的事情不能再拖了,但很快他表情就恢复正常。

见曹祤年纪虽说还小,但是说话从容,沉稳,显然是被教导的很好,康熙心中又感到欣慰。

当初送走曹祤的事情他并不后悔,但也希望曹祤能过的好,一直都是从别人的信件中得知曹祤的消息,此时真的见到,也有些五味陈杂的感觉。

堂中一时间无人说话,显得无比寂静,正当众人疑惑时,康熙突然笑道:“原来你就是曹寅那个与佛有缘的儿子。”

曹祤顿时一脸的黑线,虽然他确实是想向众人传递自己与佛有缘的消息,但是为嘛从康熙口中用这种语气说出来,会有一种搞笑的感觉在里面。

曹祤正不知该如何回答这句话的时候,康熙又问道“听曹寅说你师兄是菩提寺的方丈,之前也是考过科举的人,你现在学到哪本书了?”

听到这话,曹祤松了一口气,这个题目他之前准备过,就知道康熙会问,于是他不慌不忙道:“回皇上,奴才正学到《论语》。”

康熙继续追问道:“那你可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意思。”

曹祤咽了咽口水,心中庆幸还好康熙问了个简单的,要是这时候答不上来,明天自己的名字估计就会传遍江南世家了,那老康你这就是裸的坑儿子呀。

他绷起脸点点头道:“这句话出自于《论语里仁》,意思是看到贤德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看到不贤的人要从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问题。”

康熙满意的点点头:“赏。”梁九功上前将一个锦盒递给曹祤,曹祤忙跪下谢恩。

本来众人包括曹祤都以为,这该问下一个了。

结果康熙依然拉着曹祤道:“听两江总督说,菩提寺这次还出了个主意,避免了不少灾民流离失所?”

曹祤心下纳闷不已,老康这是准备大庭广众之下跟他聊家常吗??

但是你是皇上你无所谓,没见旁边的眼刀子都射向我了吗?

而且你不是住在曹府,什么时候聊不行,非要这时候聊啊?曹祤内心都有些崩溃了。

但面上还是恭恭敬敬的回道:“回皇上话,师兄曾言,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寺庙既受人香火,有难时就要普度众生。”

“这话有理,安置灾民的时候你也在场?”康熙还是不肯放过曹祤,继续问道。

曹祤现在觉得自己其实无论说什么,康熙都会说有理:“是,寺庙人手不够,奴才去帮了些日子的忙。”

曹祤尽可能洗脱自己的功劳,但是康熙像是就是想跟他反着来。

“那你也是有功之人了,有功就得赏,朕这里有一串佛珠,跟朕了很多年,就赏给你吧!”

说完,康熙将手上那串孝庄给他的佛珠递给梁九功,梁九功恭敬的送到曹祤面前。

曹祤看了看自己手上那个慧明送的,已经带了多年的佛珠,一阵的无语,觉得自己是不是跟康熙相克啊。

他继续保持欣喜之色谢恩,然后将佛珠立刻带上。

康熙见他收下佛珠并带上,是心情大好,说了几句勉励众人的话,就让他们跪安了。

当着众人的面去赏这佛珠,是康熙前一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的。

一是太皇太后所托,二是这次灾后菩提寺出力不小,是得赏,而且要当着众人赏。